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RSG365-Logo {click to show)

召會一切難處的解答

請我們先禱告:
 主,為著你的啟示和行動我們感謝你!我們讚美你給我們看見你的經綸,以基督為中心和普及,我們所有的是何等一位基督!
詩歌:464♫
 
今日經節及註解:林前六1~16
重點經節:
林前1:9

神是信實的,你們乃是為祂所召,進入了祂兒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交通。

林前1:23

我們卻是傳揚釘十字架的基督,對猶太人為絆腳石,對外邦人為愚拙。

林前2:2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這位釘十字架的。

生命供應:

 我的負擔是要大家瞭解主的恢復真正是甚麼。神在祂恢復裏的心意,是要恢復基督作一切,恢復基督作神經綸惟一的中心,並恢復基督作我們的一切,作我們的分供我們享受。

 我們在主恢復裏的人,需要來看我們享受基督的光景。你每天享受基督有多少?哥林多前書所啟示基督的二十方面,你全享受了麼?我盼望聖徒們越過越能宣告:『主耶穌,我享受你,我在你裏面非常喜樂。主,你是我的一切;你是神的能力和智慧,你是我的公義、聖別、救贖,你更是我的榮耀,使我得著榮耀。主,你是神的深奧;我禱告你,求你帶我更深的享受你自己作這些深奧的事。』

 人生滿了難處與糾纏,活著就是要遭遇難處和麻煩。不僅婚姻生活、家庭生活是這樣,連召會生活也不例外。按人的辦法,協商是解決問題或脫開糾纏的方法。夫妻之間可能嘗試這樣解決難處。但這不是神的路。神的路乃是把基督供應你,並且藉著十字架了結你。每當家庭生活或召會生活有難處時,天然的人立刻就想協商,以談判解決難處。因著主的憐憫,我能見證,每當我面臨這試誘時,我裏面深處就感覺不需要談判或協商。我惟一的需要乃是到十字架那裏被了結,然後基督就帶著供應來解決每一個難處。這是神解決召會生活中一切難處的路。

 我們該專注於基督,祂是我們惟一的愛好與選擇。不僅如此,我們需要對十字架有正確的領會,知道十字架的目的是要了結我們一切的所是。我們需要接受這個十字架,並享受基督;這是召會中所有難處的惟一解答。(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四一、五三、五六至五七頁。)

問答:

1甚麼是召會一切難處的解答?(參讀林前一17註3。)

2我們如何經歷這位基督(參讀林前一9註3。)

3我們 該傳揚甚麼?(參讀林前一23註1。)

明天: 與主成為一靈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有,我們曉得萬有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 8:28)

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派定的。(帖前 3:3下)

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發憐恤。因為祂並不存心使人受苦,使世人憂愁。(哀 3:32~33)

因為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林後 1:5)

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乃是恩典。因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 2:20~21)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是誇耀,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蒙羞;因為神的愛已經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羅 5:3~5)

現在我因著為你們所受的苦難喜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召會,在我一面,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西 1:24)

但那全般恩典的神,就是那曾在基督耶穌裏召你們進入祂永遠榮耀的,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加強你們,給你們立定根基。(彼前 5:10)

“阿門“意指認同,是的,贊成,本是同蒙恩。

一個人受浸得救成為基督徒後,並不是說從此以後就飛黃騰達,事事順遂,就從一切苦難中脫離出來。

按著神來說,祂為要將祂更多的生命及性情分賜到我們裏面,就需要藉著環境來成全我們,好使我們能經歷並享受祂的包羅萬有性,藉此更認識基督、經歷基督、享受基督、得著基督、活出基督,好使我們生命更加的長大並成熟。

因此一個認識神的基督徒,面對人生時,有一個阿門的態度。

凡神所給予的環境,都是經過神所允許,不論是福還是禍,都說阿門,沒有抱怨,不怨天尤人。

就客觀來說,我們在世上會遇到各樣的遭遇及逼迫,甚至有些逼迫是來自教會中屬人的部份。一旦阿門神的帶領,能使我們主觀的經歷基督。

當我們在教會中,被弟兄姊妹誤會、誤解、冤枉、錯待甚至被惡意攻擊時,我們仍需要說阿門,不為自己的辨白,一方面這是神所允許的,一方面這是神要成全我們。我們需要有這樣的看見,為著基督的身體,為著神的旨意,為著神給我們的成全。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阿門。不是靠著人的忍耐、裏面的教養或外面的修行。仍是因為我們明白神有祂的時候,並對這位基督的認識、主觀的經歷及那靈的引領,使我們有份耶穌基督的患難,使我們有份基督的忍耐,使我們有份神的性情。這是神所喜悅並榮耀神。

從舊約中亞伯拉罕、雅各、約瑟、約伯、大衛的事例中;新約中主耶穌基督在地上的遭遇及所行的,以及使徒們,如彼得、保羅、約翰的身上,我們都能看見阿門的態度。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Feb 19 Thu 2009 15:22
  • 似乎


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
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
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林後 6:10)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極其喜歡誇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因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貧困、逼迫、困苦為可喜悅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有能力了。(林後 12:9、10)

有些人常面帶笑容,笑容可掬,但其實內心郤常是憂愁,滿了憂慮及掛慮。
有些人偶而看起來好像有難處,好像有點憂愁,但其實他的內心郤是被喜樂所充滿。

好像有點矛盾,其實不然。

因為有些人天生笑起來就很好看,有些人郤是面帶愁容,甚至有些人不笑時,看起來很兇。

人的心常是捉摸不定,人的真實光景如何,很難一窺究竟。

但我們郤可以從人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大致明白這人的所是如何。

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必說出。

一個好像憂慮,郤是喜樂的人,他的話一定是積極、樂觀並能建造人的。

一個滿帶笑容,郤是憂愁的人,他的話一定是消極、悲觀並使人被破壞。

保羅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因為他被基督所充滿,被基督的能力所覆庇,故他極其喜歡誇自己的軟弱,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有了能力。

保羅的話實在滿了積極、樂觀並能使同樣軟弱的人得著建造。

保羅似乎貧窮,似乎一無所有,乃是因為他將萬事看作虧損,為要贏得基督,他以認識基督耶穌為至寶。在物質上,似乎貧窮;但在屬靈的豐富上,卻叫許多人富足。在人這面,似乎一無所有;但在神聖的經綸裡,卻擁有萬有。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和基督是指主在兩個時間裏的名字。『耶穌』是主在地上為人時的名字,『基督』是主復活後,被神高舉時,為神所立的名稱。
 
『耶穌基督』就是指那位曾活在地上的耶穌,如今已被神高舉,被立為基督;(徒二36;)這是說到祂在地上的生活,並祂在寶座上得榮耀。
 
至於『基督耶穌』一辭,『基督』只說到祂的得榮耀,但將『耶穌』放在基督之後,就形容給你知道,今天這位得榮的基督,就是從前那位為人的耶穌。所以全新約都說『在基督耶穌裏,』從沒有說過『在耶穌基督裏。』因為我們只能在基督裏,不能在耶穌裏。即使你與主耶穌一同活在世上,你的生活好像耶穌的為人,你卻不能像祂上十字架為人擔罪。如果祂在地上時,我們就在祂裏面,就十字架救贖的工作我們也有分了。這是不合真理的。一切都是祂替我們作,我們並沒有為祂作甚麼。神把我們擺在基督裏,我們是藉著聖靈,能在基督耶穌裏。
 
所以當聖經說到基督自己時,就用耶穌基督,說到我們在基督裏的地位時,就用基督耶穌。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9 Thu 2009 11:59
  • 經節

 
羅8:11 然而那叫耶穌從死人中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裏面,那叫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的,也必藉著祂住在你們裏面的靈,賜生命給你們必死的身體。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下次如果覺得自己了不起時,試試行在水上。
02.當魔鬼提起你的過去時,請提醒牠的未來。
03.你不是幸運,是蒙福。
04.若想要真正活著,得先徹底死去。
05.機會也許只敲一次門,但試探卻總是在按門鈴。
06.我們常在強壯時,忘了神。
07.那些只在星期天呼喚"天父"的人,在一星期餘下的日子裏活得像孤兒。
08.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以基督為中心。
09.沒有基督,沒有平安;認識基督,得到平安。
(No Christ, no peace; know Chrsit, know peace)
10.為什麼我們不常向朋友提起神?因為我們不常向神提起我們的朋友。
11.當把你的一切獻給基督,因為祂把祂的一切都給了你。
12.你現在所追求的,值得基督為它死嗎?(好問題…)
13.使你向神靠近的人,是你真正的朋友。
14.神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是怎樣一個人,而是因為祂是怎樣一位神。
15.神的應許像夜空裏的星星。夜越深,星星的光芒越亮。
16.沒有基督的生命,是無望的盡頭。有基督的生命,是無盡的盼望。
17.我雖不知道未來掌管著什麼,但我知道誰掌管著未來。
18.把你的重擔交給主,讓它留在主那裏。
19.不要畏懼明天,因為神已在那裏。
20.當你除了神,一無所有時,你將知道神就是你全部的需要。
21.放手交給神,別再向神講述你的風暴有多大,當向風暴講述你的神有多大。
22.能夠滿足人心的,是造人心的那一位。
23.請常常保持著你心裏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這光走出黑暗。
24.當我們只顧工作的時候,我們獨自工作;當我們祈禱的時候,神工作。
25.神無所不在,所以我們可以隨處禱告。
26.一個沒有需要的人永遠見不到神跡。
27.敬拜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但世界卻使我們忘記它。
28.步履艱難的時候,別一味的禱告,卻不邁向神要你走的路。
29.禱告會為我們作很多事,憂慮同樣可以。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其實任何事都一樣 

總是繞了一大圈之後又回到了最初的自我@ˇ@

所以人更應該懂得知足 而不是無止盡的追求深不見底的慾望 

有時候最簡單 最原始的 最初的或許才是最好...

有些人或許常常在抱怨自己不夠快樂 不夠幸福 不夠富有 

但其實你跌到谷底的時候不滿足 飛到雲端還是會不滿足...

當然我的意思並是說這一大圈是白繞了 

而是應該抱著美好的心情去追尋自己的可能性 而不是總是怨天尤人

就算會回到原點 也還是走了一遭 任何喜怒哀樂都是你的回憶...

跌了跤也好 遇到挫折失敗也好 

回頭看看自己的原點 那最簡單的生活 其實並沒有那麼糟 對吧?=ˇ=

另外還有一句想說的就是..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是一天新起頭

 

又是一天新起頭,
我把昨天丟背後,
到主面前再有領受,
主,我靜聽並等候;
求你發言,賜我豐富,
使我靈裡得飽足,
變化我的心思、態度,
終日不住與你接觸,
憑你而活,將你活出,
免我虛度。

哦主,在這新起頭,
我把今天交你手,
被主充滿是我所求,
直到全人被佔有;
求你發光,照我深處,
除我黑暗並罪污,
使我脫離重擔,桎梏,
歡喜揀選你的道路,
緊緊跟隨你的步武,
存心順服。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靜認識
安靜等候,認識更深,惟主是神,
安靜等候,主能看見你的深痛

安靜認識惟主是神,雖有風暴困擾心志,

災禍太重似是無望,寶座恩主完全控制。

 

原來盼望變成失望,原來黑暗越加猖狂,

主皆知清,主有旨意,只管遵行交託到底。

 

副歌:

安靜等候,認識更深,惟主是神,

安靜等候,主能看見你的深痛,

惟主是神,安靜等候,

惟主是神,更加認識。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時常迫不及待地要完成一件工作,以致欲速則不達,甚至錯誤百出;若能先安靜等待,認清神的旨意,必可事半功倍。

 

「安靜認識」歌詞的作者是白珂娜 (Mrs. Hal Buckner),其生平不詳。

本歌的作者是麥堅尼 (B.B. McKinney, 1886-1952),他是浸信會的牧師,畢業於浸信會西南神學院,並在該校教授聖樂十三年。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衰退,神學院也經費短缺,麥堅尼仍辭去教職,出任德州福和市教會的助理牧師,並被邀為浸信會主日學會董事。

 

1941年他出任浸信會主日學教會聖樂部主任,培訓音樂領導人才,並推展南美浸信會音樂事工。1952年夏他在出席浸信會大會訓練音樂領袖的歸途中,因車禍身亡。

 

麥堅尼用十多個不同的筆名,撰寫了四百多首聖詩。我們熟悉的有「願我家基督化」(God, Give Us Christian Home),「細語我心」(Speak to My Heart, Lord Jesus),「賜我愛靈魂的心」(Lord, Lay Some Soul upon My Heart),「當樂意侍奉主」(Serve the Lord with Gladness),「使人從你認識耶穌」(Let Others See Jesus in You)等。他是二十世紀美南浸信會最重要的聖詩作家之一。

 

有一首「輕輕聽」(Listen Quietly)是張千玉的詞,陳天賜作譜,簡潔美妙,精確動人。其歌詞如下:

輕輕聽,我要輕輕聽,我要側耳聽我主聲音。

輕輕聽,他在輕輕聽,我的牧人認得我聲音。

你是大牧者,生命的主宰,我一生只聽隨主聲音。

你是大牧者,生命的主宰,我的牧人認得我聲音。

 -摘自榮光社「荒漠甘泉樂侶」-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 ( 詩 25:3 )
  •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的心信靠祂,我就得幫助;所以我的心歡樂;我必用詩歌稱謝祂。( 詩 28:7 )
  • 我們的魂向來等候耶和華;祂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  ( 詩 33:20 )
  •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信靠祂,祂就必成全。 ( 詩 37:5 )
  • 信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遠存在,總不動搖。( 詩 125:1 )
  • 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的慈愛,因我信靠你。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道路,因我的魂仰望你。 ( 詩 143:8 )
  •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寶貴的房角石,作為穩固的根基;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賽 28:16 )
  •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於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於平靜信靠; ( 賽 30:15 )
  • 所以耶和華必然等候,好施恩給你們;祂必留在高處,好憐恤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 ( 賽 30:18 )
  • 信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信靠的,那人有福了。 ( 耶 17:7 )
  • 他們說,當信靠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 徒 16:31 )
  • 因為經上說,“凡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 ( 羅 10:11 )
  • 因為經上記著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 彼前 2:6 )
  • 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等候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以至於永遠的生命。( 猶 1:21 ) 
  •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豫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 ( 啟 21:2 )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Dec 17 Wed 2008 15:30
  • 心動

    
 
Artist: 林曉培
Song: 心動 (1999)

作詞:林夕 作曲:黃韻玲

有多久沒見你 以為你在哪裡
原來就住在我心底 陪伴著我的呼吸
有多遠的距離 以為聞不到你氣息
誰知道你背影這麼長 回頭就看到你

過去讓它過去 來不及 從頭喜歡你
白雲 纏繞著藍天 如果不能夠永遠走在一起
也至少給我們懷念的勇氣 擁抱的權利
好讓你明白 我心動 的痕跡

過去讓它過去 來不及 從頭喜歡你
白雲 纏繞著藍天 如果不能夠永遠走在一起
也至少給我們懷念的勇氣 擁抱的權利
好讓你明白 我心動 的痕跡

總是想再見你 還試著打探你 消息
原來你就住在我的身體 守護我的回憶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時的失敗不等於永遠的失敗

為什麼孩子的挫敗往往等同父母的挫敗?當孩子考不好,父母馬上將孩子沒有未來、沒有前途劃上等號?

我輔導的孩子澤琳,平時成績不錯;但兩次的國中學測考試都失常,最後被迫要選擇職業學校或私立高中。

澤琳來看我時一臉失望,問我老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要這樣的對待他,他是如此的用功和努力卻遭此挫敗。我安慰澤琳,不論他讀的是哪一所學校,這所學校都將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母校。一個有志氣的人,不論遇到什麼遭遇,都會認為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並珍惜每一個可以努力的機會。

剛開始,澤琳有點難過,因為他即將穿上一件他無法引以為榮的校服;但當他想起我對他說的話,他告訴自己,雖不能做第一流學校的學生,但他也絕不放棄要讓自己成為第一流的人才!他決定珍惜每一片刻奮發向上。

在高中三年裡,澤琳努力充實自己,不僅成為他就讀學校的狀元,還因為他傑出的表現,在大學甄試時,被錄取上了第一志願。澤琳很興奮的打電話告訴我,如果他國中學測沒有失常,他很有可能會讀所謂的名校,但因為菁英群集,他要出頭代表班上或學校參加各類活動,可能都會有困難,但他讀的是一所私立學校,大部分同學程度都中等,他的努力讓他有許許多機會參與比賽和活動,累積了許多經驗和嘉獎,以至於他可以在眾人的競爭下脫穎而出。澤琳太感謝了,他覺得一切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我向澤琳說聲恭喜,也開了他一個玩笑,我說,這次大學甄試,他應該再到三流學校,他才有更多機會表現啊!澤琳哈哈大笑的回答我,我不是常教他,永遠珍惜和感恩,任何的結果都會是最好的結果,只要隨時都保持積極向上和向善的態度,人生未來的結果,都會讓自己眉開眼笑,慶幸和感恩的嗎?

澤琳真的是長大了!沒想到我三年前安慰他的話,他不僅牢牢記著,還一一奉行,我祝福澤琳心想事成,做他想要的物理學家,未來更得諾貝爾獎,為人類謀福,為國家增光!澤琳最後告訴我,他會珍惜生命中每一個遭遇,並在各種遭遇中創造出生命的奇蹟!我相信他一定做得到,我們一定要為自己加油,未來的命運將由我們自己決定!

爸媽加油站:爸媽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爸媽若非發自內心的正向思考,就會出現表裡不一致,讓孩子陷入錯愕、不知所從的情境。
孩子的挫敗往往等同父母的挫敗,當孩子考不好,父母其實要滿心歡喜的接受,雖然那是件困難的事。一個真正的人才不會因一時的挫敗而影響未來,和孩子一起接受現實,勇敢面對,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愛是絕對的,而且是無條件的。學測雖未如理想,我們卻有機會存入一份高額愛的存款,孩子的未來會因這份愛而充滿自信心,並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

年輕GO!GO!:或許爸媽一時心情調適不過來,但我們可以用行動讓父母了解,我們的上進毅力和勇氣。我見過有些爸媽一時忍不住挫折和失落,對孩子口不擇言的羞辱,甚至出手打孩子。我們可以了解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落空,心中不知如何面對,請給爸媽一些時間,他們把期望全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如果不如期待,他們當然會言行失措。

請試著去了解他們亂了分寸的心,真正要的是什麼。請試著看見他們的內在仍存在著一份愛,諒解他們吧!孩子雖不是他們的財產,卻是他們生活最最重要的寄託!如果我們一時無法給他們希望,我們卻還是用正向的思考面對這一時的挫折,讓它成為未來最值得驕傲的一刻。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恆久無私的大愛:那羅姆姆
偉大不一定來自浩大的工程或艱鉅的任務,世界上許多恆久的光,都來自丁點般的蠟燭,他們堅持著用愛給世界希望!

和那羅姆姆雖只有一面之緣,但她的愛讓我的生命充滿著希望!

「那羅」是新竹尖石鄉的一處山地部落,姆姆是媽媽的意思,「那羅姆姆」是當地人對一位義大利籍修女的敬稱。這位修女二十六歲來台灣,我遇到她時,她已經六十歲了。三十四個年頭過去了,那羅姆姆以教堂為中心,主動幫一些忙於工作的父母照顧幼小子女,也為青少年舉辦正常活動,避免他們感染不良習性,為年輕的夫婦找尋工作維持家庭生計,舉辦遠遊他鄉工作者的聚會,更經常的扶助貧病、幫助老人。教堂只有她一個人,而她幾乎把那羅及附近部落的所有事情全攬在身上。她的信念是「只要這些人需要她,她就在哪裡出現」。

在過去交通不便的時代,那羅姆姆全憑雙腳四處奔波。路途近則兩、三個小時,遠則五、六個小時,她憑著服侍天主的信仰和自己堅強的毅力,一一克服了困難。為了籌建青少年活動中心及其他救貧扶助工作,她曾幾度返回義大利故鄉募款。最近的一次,她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故鄉的親友告訴她:「台灣很有錢,妳為什麼要回義大利募款?」的確,台灣擁有了許多有形的財富,卻缺乏無形財富——愛心,這些話可讓修女心痛了好久!

修女把一生奉獻給台灣的山地部落,而她仍保持著謙卑的心,認為自己做得很少。她只不過是希望這些幼小的孩子有人照顧、關懷,成長中的孩子能受良好教育,成家的夫婦能遠離酗酒,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能實現這些願望,那羅姆姆就心滿意足了。

那羅姆姆只是一盞小小的明燈,但她堅持要用微弱的光,溫暖所有人的心。而她做到了!凡是知道她的故事的人,都會被她的奉獻精神而感動。

希望更多的人能立志做另一盞蠟燭,在平凡的小角落,堅持點亮自己,照亮別人。

*給年輕的朋友——把一生奉獻給異國的弱勢族群,不求任何回報,除了有宗教家的情操,更重要的是一份對世人的愛。我們常在付出時計算自己的所得,我們也常在物質上計較自己與別人佔有的多寡。

生命是個旅程,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是否也能有「那羅姆姆」的愛和熱誠,還有她那份堅毅不移對愛的執著。她沒有得過什麼獎項,也從不接受任何表揚,但曾受她照顧過的心,都會永遠感念她那如太陽般的光和熱,而她會在窮鄉僻壤的山間,終生守著這盞微弱的光,直到生命老去。在許多人的認知裡,可能會認為這樣無私的奉獻沒有太大價值,然而偉大不是來自版圖和事業的大小,而是來自那份愛和奉獻!她贏得世人對她永遠的尊重,讓人效法她做另一盞燭光。

讓我們一起立志做一件平凡的小事,一件有始有終、能幫助別人的事。在默默的付出和堅持中,我們一定會認識世間真正的「愛」,它會讓我們看見生命正確的價值,也會讓我們看見世界的希望!

*給父母的悄悄話——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大部分是能夠完成學業,有一份安定的工作,美滿的家庭,能夠為自己開創一份名利雙收的事業,大概沒有父母會期望孩子,像「那羅姆姆」那樣離鄉背井奉獻一生給異鄉人。

感人故事的背後,一定有一雙支持他們前進的手,當孩子立下服務人群的志願,我們一定要支持孩子,鼓勵孩子做一個能給別人光和熱的人,因為他們的決定,會帶給世界溫暖和希望。

這個世界需要的不是成功,也不是大人物,而是默默在黑暗角落,點燈照路的人。讓我們的孩子因為有愛,成為世界的禮物!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二五14~30 忠信的僕人

25:24 隨後那領一他連得的,也進前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
             人,   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

25: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他連得埋藏在地裡;請看,你仍有你所有的。


 把銀子埋藏在地裏,就是與屬地的事物,與那靈以外的事物牽連在一起。閒談就是這種牽連的例子。有些人宣稱沒有時間探望聖徒,但他們卻有許多時間閒談。你若仰望主的憐憫和恩典,停止閒談,就要節省許多時間,並且能用這時間照顧聖徒。

 在主的恢復裏,我們沒有牧師作照顧聖徒的工作。在主的恢復裏,每位弟兄姊妹都必須接受負擔照顧別人,特別是青年人和新人。散會之後,許多人習慣只與某些人談話。他們不該這樣作,而該利用這機會接觸青年人、新人、甚至一些退後的人,就是自己一直為他們禱告的人。倘若我們都這樣作,所有的青年人和軟弱的人,都要得著照顧。你若有心這樣作,並且願意運用你的銀子,儘管你也許很忙,你仍然能照顧人。甚至花十分鐘接觸人,我們也能給他許多造就。人這樣得了建造之後,會覺得溫暖,並且知道他得了照顧。然後他會渴慕得著更多的幫助。我們若都實行這事,就沒有人會被忽略。長老們不需要包辦一切,因為每個人都會盡功用照顧別人。

 我們都需要學習使用我們的銀子,繁增主的家業。主已經把祂家業的一部分當作銀子賜給我們各人,我們的負擔、責任、和職責,就是要看見這銀子得繁增。不要替自己找藉口,不要說你沒有時間照顧別人。不管你多忙,即使你一週只能來聚會一次,你們可能藉著照顧別人盡功用。不要以為你很軟弱。也許你很軟弱;然而,別人更軟弱,他們需要你。即使你覺得你是最軟弱的人,仍有些人幾乎死了,他們需要你的幫助。使用你的銀子最好的路就是照顧別人,對別人有興趣並關心他們。這不是說,你該對別人的事感興趣。主雇用你不是為著這目的,乃是為著照顧別人。

 你若領了一他連得,就需要使用牠。你來聚會之前,需要禱告說,『主,我相信我有一他連得。我不要因著與屬地的事物牽連在一起,把我的一他連得埋藏了。反之,我要使用牠照顧別人。』要對那些心裏冷淡的人表露一點愛心,去看看他們或邀請他們到你家裏。你花時間和主同在,向祂敞開,問祂該照顧那些人時,祂就會給你負擔。你接觸別人,與他們交通時,自然而然就會使用你的銀子。不要說,『主阿,你是忍心的人,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反之,主撒了許多種,也簸散了許多,但有許多要你收割並收聚。哦,莊稼多,工人卻少!你不需撒種-只要去收割。每次散會之後,都有時間給你收割並收聚。我們這樣作,就會運用我們的銀子。這樣,一他連得會成為二他連得,二他連得會成為四他連得,五他連得會成為十他連得。銀子,即神交託給我們的家業,就要得著繁增。我們若都忠信的實行這事,主的恢復就真的會繁增。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的~
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

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

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
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 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

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
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第二句話:生命是一種過程

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世界上很少有永恆。

戀愛中的人們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說我會愛你一輩子,這實際上是不真實的。最真實的說法是:「我今天,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著你。」

明天也許你會失戀,失戀後我們會體驗到失戀的痛苦。這種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第三句話: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
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
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硬挺、硬衝,
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有障礙繞過去,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

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
尤其現在這個比較複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
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四句話: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速

我有位朋友在學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
他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
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於是他穿上滑雪板,嗤溜一下就滑下去了,
結果他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
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停止、怎麼保持平衡。

經過反覆練習,終於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
這個時候他就發現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衝。
因為他知道只要想停,一轉身就能停下來。
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死。
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第五句話: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
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
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儘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 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後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
你會從這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裡得到一個梨,最後你可能就
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

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 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

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有缺點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完美,有匱乏之處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努力。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丁彥伶 常春月刊

要讓香蕉減肥法更健康有效,早餐可配合麥片或穀片,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飽足感更持久,加上晚上不吃宵夜、其他兩餐水果攝取多樣化,才能瘦得健康且效果更佳。

今年最熱門的減肥方式,非「香蕉減肥法」莫屬,這個從日本傳來,由知名影星見證的減肥法,不但在日本造成香蕉大搶購,在台灣也掀起一股吃香蕉減肥的熱潮,讓曾經一度因盛產而滯銷的香蕉,重新變成水果市場的新寵兒。

女星減肥成功,引爆香蕉熱潮

其實香蕉減肥法的書籍去年就已經出版,雖然銷售量高達40萬本,但真正引起注意的,卻是由今年9月日本電視節目播出知名的肥胖女星──森公美子,進行香蕉減肥實驗一舉成功而引爆熱潮。

森公美子在電視公司的安排下,實行每天早上只吃香蕉,午、晚餐正常吃飯的「香蕉減肥法」一個半月之後,她足足減掉了7公斤,觀眾看到胖了數10年的森公美子在短時間內減肥成功,紛紛效法;此時也傳出可愛女星深田恭子爆肥,在撐破戲服被取笑後,厲行香蕉減肥法,且禁吃宵夜及飲酒,3個月內成功減了12公斤,更使日本超市在今年初銷售量就節節上升的香蕉,更加奇貨可居,銷售量不僅是去年同期的3倍,價格連番漲不說,同時造成搶購熱潮,甚至有錢也買不到香蕉。

只吃香蕉,不瘦反而變胖

其實香蕉減肥法很簡單,只要在早餐吃1~2根香蕉,並配服一大杯水,午餐和晚餐都能正常吃,就這麼簡單;不過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卻很質疑,他不但認為早餐只吃香蕉不會瘦,還可能會發胖!

何一成表示,雖然和米、麵等主食相比較,香蕉的熱量只有澱粉食物的一半,但是香蕉在水果中的熱量中並不算低,每100公克就約有近90大卡的熱量,比起柑橘類的熱量高出1倍;更重要的是香蕉屬於「高升糖指數」水果,所謂高升糖指數,意即吃完這種食物之後,血糖便會快速上升,之後又迅速降低,很快就會又餓了。因此,如果以香蕉當早餐,恐怕不是很快就餓得受不了,就是午餐因為餓得發慌,食慾就會特別好而吃得更多,反而容易變胖。

也因為這樣的疑慮,日本提倡用香蕉減肥的專家建議要吃「青香蕉」。何一成說,青香蕉屬於中升糖指數,雖食用後血糖上升的速度沒有高升糖指數的熟香蕉來得高,且青香蕉富含可溶性纖維;但以純水果為主食的飲食法,也會造成血糖升高。另外,香蕉的維他命C較低,維他命B群也不高,因此,除了吃香蕉以外,建議平常還要配合補充其他種類的水果,以補足各種維他命的營養。

搭配麥片,減肥更健康

何一成表示,任何單一食物減肥法都有風險,而且也都不會長期有效,甚至會造成營養失調。例如提倡香蕉減肥的日本專家提到,香蕉有助減肥的成分是「血清激素」,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色胺酸」,色胺酸雖有助於情緒穩定,但他認為可能只有對「緊張就想吃」的人,才有抑制食慾的作用。

何一成提醒,任何的水果減肥法,對血糖都有不良影響,不只糖尿病患者危險,一般人也有不良影響;而且最近日本還有媒體踢爆,號稱是吃香蕉減肥成功的深田恭子,疑似偷偷進行抽脂整形,顯示光靠早餐吃香蕉而沒有控制飲食,減肥效果也沒有想像中神奇。

何一成建議要讓早餐吃香蕉減肥更健康有效,不妨在早餐同時用香蕉配合麥片或穀片,讓消化吸收的速度減慢,飽足感更久,血糖也不會快速升高,只要再配合晚上不吃宵夜、其他兩餐的水果多樣化攝取,補足其他營養素,才可能瘦得更健康且效果持久。

單一水果減肥,危險性高

何一成表示,其實像「香蕉減肥」這類的單一水果減肥法相當常見,但很少有長期成功的案例,甚至往往引起健康上的問題。

葡萄柚減肥,引起藥物危險

最早之前搭美國推廣葡萄柚銷售順風車的「葡萄柚減肥法」,業者設計出一套早餐喝咖啡配半顆葡萄柚、午餐輕食配半顆葡萄柚,晚餐也是簡單食物,搭配半顆葡萄柚,更激烈的則是晚餐只吃葡萄柚,雖然一開始體重真的降低了,但因葡萄柚太酸,易造成胃部不適。

另外,由於葡萄柚的類黃酮素會抑制CYP3A4酵素,造成癲癇用藥、心血管用藥、降血脂藥、抗組織胺、精神病用藥、抗排斥藥物、抗黴菌劑等20多種以上藥物的代謝延緩,導致藥效過度的危險,現在許多藥物仿單上都會加註「不得與葡萄柚同時服用」的警語。

蘋果餐減肥,身材變麵龜

另一個至今依然很名的水果減肥則是「蘋果減肥法」,這種減肥法是3天之內的食物全都用蘋果取代,其他食物都不吃,餓了就吃蘋果,據說3天之內可以減2~3公斤,由於蘋果富含水溶性纖維、各種營養素含量都高,但卻兼具熱量低、升糖指數也不高的優勢,被認為是很健康的食物,讓許多名人都成為蘋果減肥法的信徒,連華南金控公司董事長林明成的及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都曾公開支持蘋果餐能減重並保健康,不過他們吃的是改良過的蘋果減肥餐,不是只吃蘋果,還有吃少量食物。

雖然3天蘋果減肥餐擁有那麼多忠實信徒,但何一成表示,水果減肥減掉的大多是水分,還有消耗掉人體的肌肉組織,因為就算蘋果吃到飽,熱量也不夠一天所需;由於缺乏人體組織修復最需要的蛋白質,基礎代謝又需要更多熱量,人體就會動用肌肉組織轉化成熱能,長久施行反而會造成體脂肪比例增加的「麵龜型」身材,得不償失。

除了水果之外,曾盛行一時的單一食物減肥法還包括「肥肉減肥法」、「蛋白質減肥法」等,雖暫時都會有明顯體重減輕的假象,但卻容易造成酸中毒、腎臟功能受損等危險,被視為健康的隱憂,千萬不可不慎。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背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讓人坐立不安、徹夜難眠。

該如何從小習慣有效預防下背痛?

疼痛時又該怎麼處理?

【文/謝明玲;圖/天下資料】

上星期開始,從事文字工作的蔣小姐就感到臀部上方、下背部陣陣酸痛,像是被人往前推的感覺。

她嘗試了各式貼布,還去給人按摩,還是不見起色。睡覺時,老是覺得下背部一片空洞,沒有著力點。週末,她還打算去同事介紹的中醫師那兒針灸看看。

根據統計,有八成的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一次嚴重的背痛。

從姿勢不良、老化、到椎間盤脫出,甚至內臟疾病與腫瘤,都可能引發背痛。

萬芳醫院復健科主任陳祺賢表示,如果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背痛,痛一側的情形最多,也可能兩邊都痛,且通常擠壓到脊椎神經時,痛會往下延伸到下肢,甚至是腳底。

如果是腎臟疾病引發的疼痛,痛點通常比較高,在胸椎下半部,而非下背部,而且痛法不是酸痛,而是類似拉肚子的絞痛。

若是腫瘤侵犯到脊椎,有可能在晚上,身體靜止時反而疼痛。

然而,這些區分只是簡單原則,陳祺賢建議,還是以醫師的專業意見為準。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也提醒,下背痛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有時做了檢查,發現有骨刺、有椎間盤突出等情形,也難以判定與背痛的直接因果。

儘管如此,姿勢不良還是最常見的背痛原因。一般人,藉由生活的調整,就能改善。

該如何預防姿勢引發的下背痛?

保持放鬆姿勢。簡文仁提醒,要時時維持正確姿勢很難;但可以提醒自己保持在放鬆的姿勢,減低身體負擔。他提醒,要「頭有枕(讓脖子放鬆),肘有撐(如椅子有扶手,讓肩膀放鬆)、背有靠(如用靠墊托住腰部)、腳有踏(腳要踏地)」,讓全身放鬆。

多變換姿勢。簡文仁提醒,即便是正確、放鬆的姿勢,也不應保持太久,應該時常變換。

「肌肉是設計來活動的,我們不能維持在某一個姿勢不動,」陳祺賢表示,肌肉必須伸縮,如果維持一種姿勢太久,例如上班族長期坐電腦桌前,就容易引發酸痛。

因此,工作間可以起身走走;如果無法走動,至少要變換姿勢。

改善動作,避免傷害。簡文仁提醒,腰部背部有過傷害的人容易有弱點,在身體有負擔時,引發疼痛。他提醒:

1.提重物時,先用力再動作。例如要拿地上的重物,先蹲下去,把姿勢蹲好,使用的力量準備、估量好,再起身。

2.腰部保持平直。例如探身去拿東西時,可以將腳一前一後擺,或者後腳抬起,保持腰面平直。

3.用腳轉,不是用腰轉。轉身時,用腳帶動整個身體,而不要只扭腰。

保持運動習慣。運動能保持髖關節靈活、同時有助於增強肌力,兩者都能避免傷害,和後續的酸痛。

當疼痛發生時

簡文仁提醒,疼痛發生時要盡快處理。他看過很多背痛病人後來轉為慢性疼痛症候群,讓神經對痛覺變得敏感,不同刺激的微小觸覺,如風吹、冷熱,都令他感覺疼痛,病因愈來愈難找,甚至神經自成了迴路,沒有刺激,也會莫名感覺疼痛。

放鬆。酸痛發生時,可以躺著、坐著,尋找自己舒服的姿勢。

做簡單伸展操。幾種輕緩的拉筋伸展有助於緩解背部酸痛:

1.縮肚子,背往後頂。

2.坐著時彎腳,讓下巴碰膝蓋。

3.躺著時,可做「驢打滾」:蜷起身體,以雙手抱雙膝,背部在地上前後或左右打滾。

泡熱水。急性受傷時要用冰敷;但熱敷有助於組織放鬆、血液循環,舒緩慢性疼痛。不能泡澡時,以蓮蓬頭沖緊繃、酸痛的部位也可。

貼布的使用。簡文仁表示,市面上的貼布有兩種,幫助治標。一種是讓人感覺熱,如辣椒膏貼布,幫助血液循環,舒緩緊繃;另一種讓人感覺清涼,也有助於舒緩疼痛。

就醫。如果自行處理,疼痛還是持續存在,甚至愈來愈嚴重,或者嚴重影響生活了,就該就醫。一般可求助家醫科、骨科、神經科或復健科,釐清病因。

醫師除了用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協助外,復健科也可能以電療、超音波、復健操等幫忙減緩疼痛。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過的幾千年中,常常有人在問說,這位神是怎樣的神?祂慈愛麼?祂公義麼?祂對我們是冷冷的呢,還是頂熱切的?因為人對神的事完全不知道,所以就產生出來許多的宗教。甚麼叫作宗教呢?宗教就是人對神的探討和人對神的解釋。人探討並解釋說,神是這麼一回事,或說神是那麼一回事,這就是宗教。到底神是怎樣的一位神?這是一個頂大的問題,也是一個頂嚴重的問題。你別以為你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你沒有徹底去想過就是了。很可能在你三歲五歲,七歲八歲的時候,你那小小的頭腦裏,都在想過說,到底這一位神是怎樣的一位神?世界上無論是誰,是受過教育或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總是想了想,看了看,問說,這位神到底是怎樣的一位?

詳見:神說的話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個宗教,對於人群,都有牠的貢獻。每一個宗教,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叫人得著甚麼,或者說,帶領人達到甚麼目的。雖然各宗教的方法不一樣,要給人的東西也不相同,但是總歸要有給人的東西。信基督的人,自然也要從基督得到甚麼東西。現在我們就是要來看,基督所要給人的東西是甚麼?
 

wash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